网站颜色:

現貨《成為黃種人》奇邁可/八旗文化


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知名歷史網站『故事』2015十大歷史研究著作

    作者:奇邁可
    譯者:吳緯疆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15/4/1
    ISBN(咨询特价)
    語言:中文繁體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定價:320
詳細資料top

編/譯者:吳緯疆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88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top

《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橫跨科學、醫學與人類學領域,解構種族思維史的來龍去脈
★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為什麼中國人接受成為「黃種人」,日本人卻始終抗拒?
而更大的問題是:東亞人真的是「黃色」的嗎?

 

種族思維領域的不凡貢獻!

 

原來,我們的「黃皮膚」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始於西方科學的建構,又被自身文化所認同的結果。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一曲《龍的傳人》唱遍華人地區,而我們也被教育認知自身的「黃種人」屬性,並認同自身的「黃皮膚」,這似乎已是一種常識。

 

不過,你有所不知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是「黃色」巨龍的傳人。至少,中國古代文獻並沒有「黃種人」的記載,也沒有種族學上的膚色概念,反而,中國人區分自己和外國人(胡人)的標準是毛髮和眼睛。甚至,在前近代的西方文獻與遊記中,中國人與日本人還被西方人形容是「白皮膚」,用以描述中國與日本國家富足、文化昌盛、願意與西方貿易且接受西方基督教義並成為教徒。

 

然而,至十八世紀時,「白種人」卻已是屬於西方人的專有名詞,而東亞人也逐漸染黃。對此,學者奇邁可深入探究了,在西方人的描繪之中,東亞人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黃」?又是經由哪些科學理論,東亞人成為了「黃種人」?

 

原來,十八世紀的自然學家卡爾.林奈與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家,藉由種種科學探測,逐步建立起將不同人種以顏色區分的標準,當東亞人被西方人歸類於「蒙古人種」時,同時也成為了「黃種人」。這一種族思維,也日漸成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更在二十世紀初,出現「黃禍」一詞,暗示東亞人即將對西方產生威脅。

 

一切都是近代西方科學的把戲!時至今日,儘管種族思維已不再是主流,在西方的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也已很難再找到「蒙古人種」、「黃種人」等人種區分,但這樣的種族意識,在當代東亞地區卻還仍未消逝!

 

《成為黃種人》實是解構種族思維的一部極為有趣、卻又無比沉重的歷史。原來,東亞人從來就不是「黃種人」!
名人推薦top

    ★政治大學歷史系楊瑞松副教授專文推薦

    

    國外推薦

    

    所有種族類別都是人為建構的,但沒有任何一個類別的建構過程像東亞人所屬的「黃種人」那般,如此大費周章。這本博學又啟迪人心的著作梳理了橫跨六個世紀的相關文獻,訴說了東亞人由「白」變「黃」(以及許多介於中間的顏色)和他們被歸類為「蒙古人種」的故事。奇邁可利用旅行見聞、醫學文獻以及地理學、人類學與自然史著作,揭露出關於亞洲與亞洲人形象發展,一段複雜且令人驚奇的歷史。《成為黃種人》一書為種族思想領域做出了一番不凡貢獻。 ——大衛.豪威爾(David L. Howell),哈佛大學日本史教授

    

    《成為黃種人》是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了科學如何受到人為操作,以將一個不適當的顏色套在亞洲民族身上。奇邁可考察了數世紀的歐洲文獻,證明學者的偏見根本左右搖擺,種族理論的科學論據受到偶發事件影響的程度也大於事實的呈現。——邁可.拉方(Michael Laffan),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成為黃種人》一書將在後殖民、種族與文化研究等領域中立下難以抹滅且深具啟發性的模範,也將吸引極為多樣化的龐大讀者。在廣大的當代後殖民研究中,本書在文學與歷史學術領域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唐.懷亞特(Don J. Wyatt),米德爾伯里學院歷史系教授

    

    組織架構清晰且引人入勝,這本有趣且獨特的著作對於許多領域做出了無法忽視的貢獻,其研究焦點與方法均屬創新。我想不到有哪一本書曾經探討過同樣主題。——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教授

    

    得獎紀錄

    

    本書針對東亞人民被稱為「黃種人」之概念,進行考古學式的檔案整理,順時性地爬梳此一概念從埃及時代到二十世紀的演化過程與形成歷史,從埃及古墓壁畫、十八世紀以前的旅行書寫、十八世紀自然科學分類法、十九世紀的考古學與科學理論、以及「黃禍」觀念的冒現等等角度,分析其中的種族主義論述,為亞洲研究之專論,其中也涉及科學史的跨領域研究。作者具有文藝復興研究的背景,熟悉各種歐陸語言,因此在檔案資料的整理閱讀上游刃有餘,而且論點清晰,對於專業讀者與一般讀者都具有極大的可讀性。——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作者top

    作者介紹

    奇邁可 (Michael Keevak)

    

    美國耶魯大學文藝復興系博士。其研究領域為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代比較文學,目前任教於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其著作包括Sexual Shakespeare: Forgery, Authorship, Portraiture (2001)、The Pretended Asian: George Psalmanazar's Eighteenth-Century Formosan Hoax (2004)與The Story of a Stele: China's Nestorian Monument and Its Reception in the West, 1625-1916 (2008)等。
    譯者介紹

    吳緯疆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自由譯者。譯有《自戀時代》、《設計解剖全書》、《時尚的力量》、《地球與人》、《旅行的異義》等書。

目錄 top

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目錄導覽說明

    推薦序_楊瑞松_〈「黃種人」的前世今生〉

    

    中文版序

    

    導言_不復白皙:誕生於十九世紀的「黃種人」
    1、撒旦的黃色臉孔
    2、黃色的古埃及人

    

    Chapter1_在被染黃之前:早期遊記與傳教士報告中的東亞人
    1、白色東亞人
    2、「色」繁不及備載
    3、不復白皙
    4、為什麼是黃色?

    

    Chapter2_「黃色」分類學:林奈、布魯門巴赫及十八世紀「蒙古人種」的演進
    1、黃色印度
    2、「智人」的四種膚色
    3、從Fuscus到Luridus
    4、好黃與壞黃
    5、從四大種族到五大種族
    6、黃色蒙古人種
    7、來自東方的黃色男子

    

    Chapter3_十九世紀人類學與「蒙古人種」膚色的測量
    1、「蒙古人種」與韃靼人
    2、「蒙古人種」東亞人
    3、測量膚色
    4、彩色陀螺

    

    Chapter4_十九世紀醫學中東亞人的身體:蒙古眼、蒙古斑與蒙古症
    1、蒙古眼
    2、蒙古斑
    3、蒙古症
    4、「蒙古人種」身體

    

    Chapter5_「黃禍」:自遠東而來的「蒙古人種」威脅,1895-(咨询特价)
    1、「黃色」在中國的反應
    2、「黃色」在日本的反應
    3、不滅的「黃色」

    

    參考書目

試閱top

導言

不復白皙:誕生於十九世紀的「黃種人」

一開始會進行這項研究計畫,是因為我有興趣了解東亞人如何在西方的想像中變成「黃種人」。然而我很快便發現,關於東亞的記述最早是從馬可.波羅(Marco Polo)及十三世紀傳教士的描述開始,他們如果提及了居民的膚色,幾乎全都明確指出是「白色」。那麼「黃種人」的觀念究竟從何而來?又是起源於何處?

許多讀者將會發現,「紅色」美洲原住民也引發了類似問題,而且這個特殊的膚色名詞就跟東亞的「黃種人」一樣,其真實起源至今仍舊成謎。有證據顯示,「紅色印第安人」的概念可能受到一件事的影響(儘管並未經過充分解釋)——根據歐洲觀察者的說法,某些印第安部落將植物的物質塗抹在身上,以保護自己免於陽光或昆蟲的傷害,而那可能導致他們的皮膚呈現「紅色」。人們也會想到印第安作戰彩繪所呈現給人的既定印象。有些部落甚至早在公十七世紀就自稱為「紅人」,應該是為了將自己與歐洲移民及其非洲奴隸區隔開來。

無論這些對於美洲原住民的描述有多麼薄弱或不足,就東亞人的例子而言,則根本沒有類似的解釋。在中國或日本,沒有人會把「黃色」的顏料塗抹在皮膚上(中國與日本將是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韓國的資料在二十世紀之前則相當罕見),而遠東一直到十九世紀晚期才有人稱自己為「黃種人」,當時西方的種族分類以及現代西方科學的其他許多觀點正逐漸傳入中國和日本。不過,「黃色」在中國(日本則並非如此)文化中確實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中心的顏色、帝王的顏色,也是大地的顏色;是黃河原始的顏色,也是神話中全體漢人共同的祖先:黃帝的顏色。「炎黃子孫」至今仍是一種種族自我認同的象徵。「黃種人」的概念是否是源自對這些象徵的某種誤解或誤譯?早期的西方評論者對於這些象徵大多相當熟悉,尤其是傳教士,因為他們為了改變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而去認識地方的信仰和文化。他們對中國的描述經常提及黃河和黃帝,因此不難想像這類象徵的意含可能繼續擴展,進而代表整個東亞地區的文化,一如中國的學問與文字傳到了天朝帝國的邊界之外。

然而,在十九世紀之前曾經分析甚或提及中國的「黃色」概念的文獻中,據我的研究,沒有一個將「黃色」與膚色連結在一起。十九世紀之前完全找不到東亞人「黃皮膚」的概念,而此概念也並非來自任何一種親眼見證的描述,或是關於東亞文化符號的西方解讀文獻。我們將看到,這個概念並非源自旅行見聞或傳教文獻,而是出自科學論述。十九世紀所發生的情況是,「黃色」已然成為一種指涉種族的稱號。換句話說,東亞人是一直到被歸類為「黃色」種族後才變成「黃種人」,而起初在十八世紀末時是被稱為「蒙古人種」(Mongolian)。

因此,本書關注的是種族與種族思維的發展歷史,試圖填補龐大的種族研究領域中的不足——此領域始終熱切地聚焦於黑白對立的概念。迄今屈指可數探討「黃種人」的著作,例如潘翎(Lynn Pan)的《炎黃子孫:海外華人的故事》(Sons of the Yellow Emperor: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Diaspora)或吳華揚(Frank Wu)的《黃種人:在黑人與白人之外的美國人》(Yellow: Race in America Beyond Black and White),他們所關注的都不是「黃種人概念史前史」,而只探討它在二十與二十一世紀所發生的現象。至於提供了較具歷史細微差異描述的文本,例如荷蘭歷史學者馮客(Frank Dikötter)的《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或是由他所編纂的《中國與日本的種族認同建構》(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不是規避這個問題,就是給了不完整、有時還出現錯誤的結論。
...看全部

热门设计服务